top of page
beach-1852945__340.webp

詩篇 第 78 篇 選民頑梗 神有憐憫 (上)

程福品牧師(新加坡)

亞薩的訓誨詩。

1.我的民哪,你們要留心聽我的訓誨,側耳聽我口中的話。
2.我要開口說比喻;我要說出古時的謎語,
3.是我們所聽見、所知道的,也是我們的祖宗告訴我們的。
4.我們不將這些事向他們的子孫隱瞞,要將耶和華的美德和他的能力,並他奇妙的作為,述說給後代聽。
5.因為,他在雅各中立法度,在以色列中設律法;是他吩咐我們祖宗要傳給子孫的,
6.使將要生的後代子孫可以曉得;他們也要起來告訴他們的子孫,
7.好叫他們仰望神,不忘記神的作為,惟要守他的命令。
8.不要像他們的祖宗,是頑梗悖逆、居心不正之輩,向著神,心不誠實。
9.以法蓮的子孫帶著兵器,拿著弓,臨陣之日轉身退後。
10.他們不遵守神的約,不肯照他的律法行;
11.又忘記他所行的和他顯給他們奇妙的作為。
12.他在埃及地,在瑣安田,在他們祖宗的眼前施行奇事。
13.他將海分裂,使他們過去,又叫水立起如壘。
14.他白日用雲彩,終夜用火光引導他們。
15.他在曠野分裂磐石,多多地給他們水喝,如從深淵而出。
16.他使水從磐石湧出,叫水如江河下流。
17.他們卻仍舊得罪他,在乾燥之地悖逆至高者。
18.他們心中試探神,隨自己所欲的求食物,
19.並且妄論神說:神在曠野豈能擺設筵席麼?
20.他曾擊打磐石,使水湧出,成了江河;他還能賜糧食麼?還能為他的百姓預備肉麼?
21.所以,耶和華聽見就發怒;有烈火向雅各燒起;有怒氣向以色列上騰;
22.因為他們不信服神,不倚賴他的救恩。
23.他卻吩咐天空,又敞開天上的門,
24.降嗎哪,像雨給他們吃,將天上的糧食賜給他們。
25.各人(或譯:人)吃大能者的食物;他賜下糧食,使他們飽足。
26.他領東風起在天空,又用能力引了南風來。
27.他降肉,像雨在他們當中,多如塵土,又降飛鳥,多如海沙,
28.落在他們的營中,在他們住處的四面。
29.他們吃了,而且飽足;這樣就隨了他們所欲的。
30.他們貪而無厭,食物還在他們口中的時候,
31.神的怒氣就向他們上騰,殺了他們內中的肥壯人,打倒以色列的少年人。
32.雖是這樣,他們仍舊犯罪,不信他奇妙的作為。
33.因此,他叫他們的日子全歸虛空,叫他們的年歲盡屬驚恐。
34.他殺他們的時候,他們才求問他,回心轉意,切切地尋求神。
35.他們也追念神是他們的磐石,至高的神是他們的救贖主。
36.他們卻用口諂媚他,用舌向他說謊。
37.因他們的心向他不正,在他的約上也不忠心。
38.但他有憐憫,赦免他們的罪孽,不滅絕他們,而且屢次消他的怒氣,不發盡他的忿怒。
39.他想到他們不過是血氣,是一陣去而不返的風。
40.他們在曠野悖逆他,在荒地叫他擔憂,何其多呢!
41.他們再三試探神,惹動以色列的聖者。
42.他們不追念他的能力(原文是手)和贖他們脫離敵人的日子;
43.他怎樣在埃及地顯神蹟,在瑣安田顯奇事,
44.把他們的江河並河的水都變為血,使他們不能喝。
45.他叫蒼蠅成群落在他們當中,嘬盡他們,又叫青蛙滅了他們,
46.把他們的土產交給螞蚱,把他們辛苦得來的交給蝗蟲。
47.他降冰雹打壞他們的葡萄樹,下嚴霜打壞他們的桑樹,
48.又把他們的牲畜交給冰雹,把他們的群畜交給閃電。
49.他使猛烈的怒氣和忿怒、惱恨、苦難成了一群降災的使者,臨到他們。
50.他為自己的怒氣修平了路,將他們交給瘟疫,使他們死亡,
51.在埃及擊殺一切長子,在含的帳棚中擊殺他們強壯時頭生的。
52.他卻領出自己的民如羊,在曠野引他們如羊群。
53.他領他們穩穩妥妥地,使他們不致害怕;海卻淹沒他們的仇敵。
54.他帶他們到自己聖地的邊界,到他右手所得的這山地。
55.他在他們面前趕出外邦人,用繩子將外邦的地量給他們為業,叫以色列支派的人住在他們的帳棚裡。
56.他們仍舊試探、悖逆至高的神,不守他的法度,
57..反倒退後,行詭詐,像他們的祖宗一樣;他們改變,如同翻背的弓。
58.因他們的邱壇惹了他的怒氣;因他們雕刻的偶像觸動他的憤恨。
59.神聽見就發怒,極其憎惡以色列人。
60.甚至他離棄示羅的帳幕,就是他在人間所搭的帳棚;
61.又將他的約櫃(原文是能力)交與人擄去,將他的榮耀交在敵人手中;
62.並將他的百姓交與刀劍,向他的產業發怒。
63.少年人被火燒滅;處女也無喜歌。
64.祭司倒在刀下,寡婦卻不哀哭。
65.那時,主像世人睡醒,像勇士飲酒呼喊。
66.他就打退了他的敵人,叫他們永蒙羞辱;
67.並且他棄掉約瑟的帳棚,不揀選以法蓮支派,
68.卻揀選猶大支派─他所喜愛的錫安山;
69.蓋造他的聖所,好像高峰,又像他建立永存之地;
70.又揀選他的僕人大衛,從羊圈中將他召來,
71.叫他不再跟從那些帶奶的母羊,為要牧養自己的百姓雅各和自己的產業以色列。
72.於是,他按心中的純正牧養他們,用手中的巧妙引導他們。

詩人回顧以色列人長期的顛簸,從埃及為奴開始直到大衛為王,透過歷史以讚美詩借古論今,鼓勵人們記念神過去的恩典,提醒他們要把前人不忠的歷史作為警戒,不要重蹈覆轍。

以色列人反抗神,對神不忠,忘記了神的奇妙作為,向神提要求、撒謊,試探神、奉承神;他們在神為他們行了極大神蹟之後依然離開了神。這都記錄在神的話語詩篇中,為要使我們可以藉此避免犯同樣的錯誤,並得訓誨。

在《哥林多前書》10章5至12節中,保羅用這些古代以色列人沒有信心的故事,來警戒早期基督徒要對神有信心。

以史為訓,遵守律法的呼籲(1-8 節)

1.我的民哪,你們要留心聽我的訓誨,側耳聽我口中的話。
2.我要開口說比喻;我要說出古時的謎語,
3.是我們所聽見、所知道的,也是我們的祖宗告訴我們的。
4.我們不將這些事向他們的子孫隱瞞,要將耶和華的美德和他的能力,並他奇妙的作為,述說給後代聽。
5.因為,他在雅各中立法度,在以色列中設律法;是他吩咐我們祖宗要傳給子孫的,
6.使將要生的後代子孫可以曉得;他們也要起來告訴他們的子孫,
7.好叫他們仰望神,不忘記神的作為,惟要守他的命令。
8.不要像他們的祖宗,是頑梗悖逆、居心不正之輩,向著神,心不誠實。

詩人呼求人們聽他的訓誨,正是神向祂的子民所啟示的律法,藉著先祖口傳的信息,勸勉人們要留心地聽神的教導;無論是比喻或謎語,人們要虛心領受。“比喻”有助於教導,“謎語”可測智慧。“比喻”的意思十分廣泛,在本節是指教訓之意,指神對百姓的教訓。一方面以以色列人為警告的對象,另一方面運用常見的智慧文學體裁,使“萬民”(不單以色列人)都能聽得懂。“謎語”表明神在古時所行奧妙奇事,出人意外地為祂的選民成就了大事。

詩人訓導後人要遵守傳統信仰,不要向他們的子孫隱藏神的作為。神的旨意是要他們遵行祂的命令,避免像他們的祖先那樣在不信中跌倒。神命令百姓不可忘記祂在以色列歷史中偉大的作為,也要他們把神的律法傳給兒女,讓他們避免重犯祖先的錯誤,那是非常重要的。法則和律法,雙重的表達是刻意強調神的話語是確定地、清楚地,為要將這些信仰教導自己的子孫。父母長輩們要將神的真理“美德”、“能力”、“奇妙的作為”教訓兒女,傳給子孫,將他們帶到“仰望神”“不忘記神的作為”“守祂的命令”。使他們忠貞到底,避免他們像祖先那樣“頑梗”“悖逆”“居心不正”“心不誠實”等悖逆行動和罪孽。

忘記神恩,毀棄與神立的約(9-16節)

9.以法蓮的子孫帶著兵器,拿著弓,臨陣之日轉身退後。
10.他們不遵守神的約,不肯照他的律法行;
11.又忘記他所行的和他顯給他們奇妙的作為。
12.他在埃及地,在瑣安田,在他們祖宗的眼前施行奇事。
13.他將海分裂,使他們過去,又叫水立起如壘。
14.他白日用雲彩,終夜用火光引導他們。
15.他在曠野分裂磐石,多多地給他們水喝,如從深淵而出。
16.他使水從磐石湧出,叫水如江河下流。

9-11 節憂傷地敘述了以法蓮的失敗。以法蓮從摩西時代到掃羅的時候,都是以色列中最傑出的支派。以法蓮的子孫,就是指北國以色列。他們的失敗,是輕忽歷史的教訓,不遵守神的約,忘記神所顯的神蹟奇事。以法蓮的子孫在爭戰時臨陣退縮。身為士兵,雖然佩帶裝配武器,卻在戰場上沒有勇氣作戰,被敵人擄去,嗚呼哀哉。但在《聖經》中,沒有以法蓮的戰士從戰場上跑回來的記錄,這裡或者只是一種隱喻。

12-16 節則描述了神的拯救——儘管以色列民的祖宗在埃及受苦,但神在瑣安田施行奇事,在紅海和曠野行神蹟,將紅海分開使他們走乾地過去,又用雲彩火光引導,在曠野分裂磐石給他們水喝,叫水如江河下流。雖然神拯救以色列人,但他們仍背棄神。在摩西時代,以色列人定居在埃及的瑣安田這個區域。瑣安另一較為人知的名字為坦尼斯(Tanis),位於尼羅河三角洲東北的一個城邑。“田”譯為“郊區”或“區域”比較適合。

脫離奴役,曠野漂流的歲月(17-31 節)

17.他們卻仍舊得罪他,在乾燥之地悖逆至高者。
18.他們心中試探神,隨自己所欲的求食物,
19.並且妄論神說:神在曠野豈能擺設筵席麼?
20.他曾擊打磐石,使水湧出,成了江河;他還能賜糧食麼?還能為他的百姓預備肉麼?
21.所以,耶和華聽見就發怒;有烈火向雅各燒起;有怒氣向以色列上騰;
22.因為他們不信服神,不倚賴他的救恩。
23.他卻吩咐天空,又敞開天上的門,
24.降嗎哪,像雨給他們吃,將天上的糧食賜給他們。
25.各人(或譯:人)吃大能者的食物;他賜下糧食,使他們飽足。
26.他領東風起在天空,又用能力引了南風來。
27.他降肉,像雨在他們當中,多如塵土,又降飛鳥,多如海沙,
28.落在他們的營中,在他們住處的四面。
29.他們吃了,而且飽足;這樣就隨了他們所欲的。
30.他們貪而無厭,食物還在他們口中的時候,
31.神的怒氣就向他們上騰,殺了他們內中的肥壯人,打倒以色列的少年人。

在歷史中,神雖多次施恩搭救,但以色列民還是背叛,懷疑神的能力,遺忘神所施行的神蹟。

17至20 節回憶他們在出埃及之後,如何抱怨反叛神。以色列人曾親眼看見神奇妙的作為,但是他們遇到困難時仍舊懷疑神。神行了一連串的神蹟和奇妙的拯救,以色列民不但不知感激,還以惡劣態度回應,仍舊得罪、悖逆、試探神等,為所欲為。他們蔑視神,苛求食物;妄論神,多多的埋怨;不信神的大能,甚至質疑“神……豈能擺設筵席……?”“祂還能預備肉嗎?” “賜糧食”“預備肉”是指百姓發怨言,說沒有糧食也沒有肉可吃。

21至31 節是根據《民數記》第11章的話,烈火不只是比喻。神因他們的不信而發怒,對其苛求的態度報以“烈火”;然而,神實質上是以寬大的心胸繼續供應他們,敞開天上的門,將嗎哪賜給他們,使他們得以飽足。神從風中給他們帶來飛鳥作為食物,但他們饞嘴想要再吃,貪得無厭,得寸進尺;神因而發怒,施行刑罰,殺死肥壯人,擊倒少年人,這是因為他們不信祂。“天上的糧食”“大能者的食物”都是指嗎哪。“大能者”是指天使。“降肉”指鵪鶉的肉,“塵土”和“海沙”是形容其量極多,足夠他們享用。

By Tri Bridges Media, All Rights Reserved.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