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beach-1852945__340.webp

詩篇 第 90 篇 主恩永駐 萬古常新

程福品牧師(新加坡)

神人摩西的祈禱

1.主啊,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。
2.諸山未曾生出,地與世界你未曾造成,從亙古到永遠,你是神。
3.你使人歸於塵土,說:你們世人要歸回。
4.在你看來,千年如已過的昨日,又如夜間的一更。
5.你叫他們如水沖去;他們如睡一覺。早晨,他們如生長的草,
6.早晨發芽生長,晚上割下枯乾。
7.我們因你的怒氣而消滅,因你的忿怒而驚惶。
8.你將我們的罪孽擺在你面前,將我們的隱惡擺在你面光之中。
9.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;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歎息。
10.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,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;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,轉眼成空,我們便如飛而去。
11.誰曉得你怒氣的權勢?誰按著你該受的敬畏曉得你的忿怒呢?
12.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,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。
13.耶和華啊,我們要等到幾時呢?求你轉回,為你的僕人後悔。
14.求你使我們早早飽得你的慈愛,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。
15.求你照著你使我們受苦的日子,和我們遭難的年歲,叫我們喜樂。
16.願你的作為向你僕人顯現;願你的榮耀向他們子孫顯明。
17.願主─我們神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。願你堅立我們手所做的工;我們手所做的工,願你堅立。

這是《詩篇》中最古久的一篇詩,作者是摩西;本詩蒼涼蕭瑟,蘊含著無限人生哲理,歌詞恢宏偉大,論及神如何的偉大、永存,而人則是如何的渺小、脆弱。

有人認為這是摩西在晚年快要走完曠野路程時所作的。當他回顧在曠野流浪的漫長歲月,自然滿懷感觸、深感世事無定,好比浮萍漂泊;又覺人生苦短,要尋找永恆歸宿。摩西將神的永恆與人的短暫作對比,並承認人的日子在神的怒氣中度過。

神的永恆,人的短暫(1-6 節)

摩西默想神的永恆,將神的永恆與人生的短暫相對比——神的可畏、偉大和永恆,遠超越人生命的渺小和短暫。

1.主啊,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。
2.諸山未曾生出,地與世界你未曾造成,從亙古到永遠,你是神。
3.你使人歸於塵土,說:你們世人要歸回。
4.在你看來,千年如已過的昨日,又如夜間的一更。
5.你叫他們如水沖去;他們如睡一覺。早晨,他們如生長的草,
6.早晨發芽生長,晚上割下枯乾。

開篇摩西稱呼神是他的主,這裡不單以神為庇蔭,也承認神的主權,深信神是他們永遠的居所。摩西在他的祝福語中,也曾用到這個詞句:“永生神是禰的居所。”(申33:27)“居所”不但是人居住的地方,有時也譯為“避難所”。這兩個意思在這裡都適用。

人在世間過寄居的生活,沒有永久的住處,常常要躲避仇敵,神卻可以成為他們的避難所。以色列人在曠野流離失所,沒有固定的家,若有神作他們的居所,是一件極為可貴的事。他們能住在神裡面,無論到什麼地方,那裡都是堅固的住所。摩西瞭解,群山尚未生出,大地和世界未曾造成,沒有世界以先就有了神。因為祂是永恆的,沒有開始,沒有結束,從永遠到永遠。祂的威嚴、華美、全能,超越人所能想像的。

3-6節講述世人犯罪,受了咒詛,死亡隨之而來。人為塵土所造,仍要歸於塵土。“禰們世人要歸於塵土”是指肉身而說,但是下一句“禰們世人要歸回”,是神呼召的人死時,靈魂要回到賜靈魂的父神那裡。這就是《傳道書》12章7節所說:“靈仍歸於賜靈的神。”

從物理學來說,時間是相對的,實際上神不受時間的限制。摩西深有感觸:天上神一日,地上人千年。神既是永遠的,祂看光陰,不像屬時間的人。神超越時間之上,在神眼中,千年短如昨日。接著摩西用一連串令人怵目驚心的比方,表達生命的短暫:

*人生好像被水沖去。任何人都不能阻擋光陰流逝,人類一代一代的過去,如同被洪水泛濫而沖去一樣。
*人生好像睡覺的夜間一更,轉瞬即逝。人睡著的時候,對於時間過去的快慢,好像沒有任何的感覺。希伯來人將夜間分為三更;一更約四小時。摩西以此形容時間短暫,恰似南柯一夢。人在小孩子的時候,覺得光陰過得很慢,但是到了中年或老年時,總覺得光陰過得愈來愈快。人生在世幾十年,實在如同“睡一覺”,隨時就過去了。
*人生好像早晨生長的草,剛冒出土壤,酷日一曬,晚間便都枯萎。《約伯記》中的瑣法說得不錯,人“出來如花,又被割下;飛去如影,不能存留。”

神的震怒,人的罪惡(7-12 節)

摩西解釋,罪人的年日很快就會消逝,人的生命轉眼成空,是因為神的怒氣在罪人的身上發作。

7.我們因你的怒氣而消滅,因你的忿怒而驚惶。
8.你將我們的罪孽擺在你面前,將我們的隱惡擺在你面光之中。
9.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;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歎息。
10.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,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;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,轉眼成空,我們便如飛而去。
11.誰曉得你怒氣的權勢?誰按著你該受的敬畏曉得你的忿怒呢?
12.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,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。

7-9 節顯明,人在神的怒氣中被消滅。人之所以在神的怒氣中驚惶,是因為人的罪在祂面前無處可逃。“消滅”直譯為“完結”、“用盡”,沒有剩餘的意思。

驚惶是形容面臨極大不安的情景。神向世人顯明祂公義的怒氣,沾滿罪污的人,面對莊嚴聖潔神的時候,必定會自慚形穢,驚慌戰慄。

神的忿怒,人無可逃避、無力可擋、無理可推。因為我們的罪是擺在祂面前。神知道人犯下所有的罪,都好像是在神面前犯的,再隱秘的罪神也能發覺。神的面貌是光榮的,祂面上的光可以透視人心中的所有隱惡。這些“隱惡”,包括我們連自己都欺蒙在內的罪。人自以為義,等到被神榮光照耀時,就顯為極其醜陋。

人一生的年日都在神怒氣中度過,人的壽數就減少了。這正是神向亞當所說的:“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,你不可吃,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”(創2:17)。

摩西解釋,人在世上寄居的日子短少,人的生命轉眼成空,人生道路已到了盡頭,證明人乃常活在神審判之下。最後一個“歎息”,表達深刻。說明人肉身生命的短暫與無奈,年歲到了盡頭,一切都結束了!

10-12 節強調要珍惜把握生命,要數算日子。人的生命極為有限。七十歲不是人的平均壽命,而是一般人能夠活的歲數,這可以從下一句話“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”看出。

“矜誇”指出人在他短暫的歲月中所看重的東西,包括財富、名譽、地位、健康等等,都無可誇耀,它好像春秋大夢。人生在世,若沒有來生的盼望,果然是“勞苦愁煩”,“轉眼成空”,“如飛而去”。

沒有人能明白神怒氣的權勢;沒有人量度過神憤怒的程度,以致忽略了人生短暫與罪的密切關係。應該知道人生命有限,不要做愚妄人,忘記有一天必歸回塵土。人沒有聖靈的光照就如畜類一樣愚昧無知,怎能曉得全能神的事呢?人愈藐視神,就愈叫別人看出他的愚蠢來。

摩西祈求神賜他們智慧,教導他們數算自己的日子。有了“智慧的心”,就知道怎樣在世度日。明白生命的短暫,就能使人聰明地使用這不多的時間,做些有永恆意義的事。

神的恩典,轉憂為喜(13-17 節)

摩西祈求神憐憫待人,這樣,他們就可以以喜樂代替憂傷,勞苦也可有收穫。

13.耶和華啊,我們要等到幾時呢?求你轉回,為你的僕人後悔。
14.求你使我們早早飽得你的慈愛,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。
15.求你照著你使我們受苦的日子,和我們遭難的年歲,叫我們喜樂。
16.願你的作為向你僕人顯現;願你的榮耀向他們子孫顯明。
17.願主─我們神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。願你堅立我們手所做的工;我們手所做的工,願你堅立。

摩西呼求神,在恩慈中轉向祂的僕人。他沒有祈求神賜予長壽,更沒有祈求生命不滅。他呼求神憐恤他,使他們一生充滿歡欣喜樂。神的旨意和本性是不變的。人有罪在身上,神的忿怒就向他發作。但是人認罪悔改歸向神,神就改變祂的心意,接納罪人。呼求神“後悔”,這是表達前一句的“轉回”,改變向人的態度。神曾斥責人,要人“歸回”(3節)。如今人以同樣的話呼求神“歸回”(轉回)以求施憐憫。

這裡的“早早”可以說是“快快”,或是“早晨”。神每早晨賜下新的恩惠。這世界的黑夜快要過去,公義的日頭就要出現了。那時凡愛祂的必飽得祂的慈愛,歡呼喜樂。摩西懇切地求神使他們的憂傷變為喜樂。神的憤怒雖如漫長的黑夜,但祂對人不變的慈愛,必如清晨來臨。怒氣雖烈也會隨黑夜消失,神所賜的喜樂遠超過一切遭受的苦難。


結束時,摩西為四件心願向神祈禱:

(1)願神記念他們的勞苦,賜予成功。向祂的僕人顯現,使他們看見神的大能。
(2)願神的榮耀向他的子孫顯現,使他們看見神的威嚴。
(3)願神的榮美,歸在他們身上,使他們得著神的恩寵,蒙神喜悅。
(4)願神在他們短暫的人生中,有神的眷顧,使他們所作的工盡都順利,得神堅立。

這些是他的心願:神得榮耀,人得恩寵。


By Tri Bridges Media, All Rights Reserved.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