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July 5, 2025

做正確的事

Jayne Zhou

在孩子進入青少年時期後,我們在和孩子們的交流溝通中,偶爾會強調——先做正確的事,後把事情做正確。想不到,多年後的今天,兒子跟我說“我想做正確的事”。

事情的起因,是他12年級,高中最後一年、最後一個學期其中一門課的期末考試。

不知道為什麼,這門課的老師在考試前一天才教授完課程。所以,兒子緊張到不吃不睡,因為時間嚴重不夠,別說複習,連新學的內容也沒有完全弄明白。他帶著這樣的心情去考這場重要的試。考完試出來,兒子面如土色——這門課本來就是他最弱的一門,偏偏考試的內容,最後一章的比重相當大,他覺得自己都沒有做對。“不公平!老師做的不對。”兒子非常沮喪,“同一門課的其他班老師早在兩個星期甚至三個星期前已經授完課,相對其他班2至3個星期的複習時間,我們班只有1天。若比重不大還可以接受,這麼多內容,我們根本沒有時間去學習和複習。”

加拿大的大學申請,是在最後一個學期考試前已經完成,若最後成績達不到所申請的大學的最低要求,極有可能上不了大學。兒子的這門課,就是面臨這樣的極端狀況。我以為,這是自家兒子的弱項,本來也有可能學得不好考得不如意,只能安慰兒子:“不要緊,你已經盡力;若是不行,今年上不了大學,我們可以另作打算。”這樣的安慰其實非常無力,並不能讓兒子得到安慰;當面對無能為力的事,我們家的傳統是禱告交託——把自己的困境告訴上帝,求祂的安慰和幫助!

禱告過後,兒子終於平靜下來,繼續複習下一門功課,預備次日的考試。我以為事情已經告一段落。哪知道,全部科目考完後,兒子來跟我商量去投訴老師。原來,他班上成立了一個群討論這個事件,一致覺得老師做錯了,嚴重影響了整班學生的考試,理應把這個情況反饋給學校。我同意他們的意見,並詢問他們打算怎樣做?什麼時候做?

是在考試成績出來前還是出來後?料想不到的,是他們還在商量中,成績已經公佈。兒子的成績比他估算的要高很多,我們感恩歡喜——雖然可能會影響到獎學金,但起碼不會造成嚴重後果。我問兒子:“那還需要向學校反應情況嗎?”“要!因為這不僅僅是我個人,影響到其他人,或許還影響到以後的學生。這是正確的事,而我想做正確的事!”

孩子想做正確的事,作為家長,我也做正確的事——支持他!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