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父親們的祝福
搬進這個房子快十年了,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,細細地觀察著屋裡屋外的每一個角落,慢慢地品嘗著住在這裡的快樂!這樣的快樂,是天上的爸爸和地上的爸爸聯手送來的祝福!天上的爸爸送給我一個充滿愛的家四個可愛的小孩,地上的爸爸則親手修建一個讓我們居家期間歡樂滿滿的前後院。
這間小小的房子是我們在加拿大的第一個房子,當初買房時考慮的更多的是房子的實用性而非舒適度。那時只想生一個小孩,一間小房子正適合我們的需要——地方夠用,又不用花太多的心思和時間打理。想不到,天父的祝福接二連三到來,我們在三年前迎來了老四,開始有點擁擠了。可三個大孩子都說,這是我們的家,一點兒都不擠。唯一覺得地方不大夠用的我,只好使盡“洪荒之力”屋裡屋外擴展使用空間。在不可能重新裝修的情況下,室內空間只能微調,見效不明顯;室外空間(包括前後院)就有很大的區別。幾年前爸爸來探親時,想讓孩子們有個更便利和舒適的室外空間,特意為我們重新鋪了前後院。可惜,我們的使用率並不高。我和先生都要上班,孩子們要上學,放了學有不同的課外活動,每天都是匆匆忙忙的;週末假期就出外遊玩的時候多、留在家中的時候少,幾年來,算起來真的沒多少時間在後院前院享受爸爸的心意。
小女兒出生後,我沒有外出工作,在家照顧孩子,每天仍是忙出忙入的……直到疫情爆發,在家成為常態,前後院成為孩子們的樂園——大畫布、運動場、種植園、消閒地……爸爸當年的辛勞終於派上用場。因為有爸爸之前做好的基礎,我稍稍整理一下就把荒廢了幾年的後院拾掇出來。冬天,我們在前後院堆雪人、扔雪球、挖雪地迷宮,連鏟雪都成為一種趣味活動;春夏秋的活動就更多了。後院樹多,整天都有樹蔭,我們可以呆上一整天——在花香中吃早餐,在陽光下以地為畫布,在涼風中做運動……
在這個涼涼的六月,我最愜意的時刻,是坐在山梅花旁,端一杯花茶拿一本書,伴著鳥鳴,不時抬眼看一看在旁邊玩耍的小女兒。
前幾天早早醒來,家人們仍在夢鄉,我悄悄起來走到後院,整個人沐浴在柔和的陽光中,輕風拂面,鳥鳴花香。看著後院的一草一木,這裡是爸爸親手所建,雖不華美卻帶著滿滿的愛,我突然無比想念遠在中國的爸爸媽媽——他們為我做的,又何止這眼前的一點點,只是我理所當然地接受他們所付出,常常忘記了感恩。
Jayne Zhou (加拿大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