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程福品牧師(新加坡)
詩篇第 60 篇 國家破敗 求揚真理
大衛與兩河間的亞蘭並瑣巴的亞蘭爭戰的時候,約押轉回,在鹽谷攻擊以東,殺了一萬二千人。那時,大衛作這金詩叫人學習,交與伶長。調用為證的百合花。
1.神啊,你丟棄了我們,使我們破敗;你向我們發怒,求你使我們復興!
2.你使地震動,而且崩裂;求你將裂口醫好,因為地搖動。
3.你叫你的民遇見艱難;你叫我們喝那使人東倒西歪的酒。
4.你把旌旗賜給敬畏你的人,可以為真理揚起來。(細拉)
5.求你應允我們,用右手拯救我們,好叫你所親愛的人得救。
6.神已經指著他的聖潔說(說:或譯應許我):我要歡樂;我要分開示劍,丈量疏割谷。
7.基列是我的,瑪拿西也是我的。以法蓮是護衛我頭的;猶大是我的杖。
8.摩押是我的沐浴盆;我要向以東拋鞋。非利士啊,你還能因我歡呼麼?
9.誰能領我進堅固城?誰能引我到以東地?
10.神啊,你不是丟棄了我們麼?神啊,你不和我們的軍兵同去麼?
11.求你幫助我們攻擊敵人,因為人的幫助是枉然的。
12.我們倚靠神才得施展大能,因為踐踏我們敵人的就是他。
這是一篇團體求告詩——祈求神在國家遭遇大敗時施行拯救。
本詩介紹了大衛掌權時的情況,背景與《撒母耳記下》8章和《歷代志上》18章所記的戰役相聯,但這兩卷書的上下卷裡面都沒有記載,並沒有提到大衛軍隊遇到頑固的抵抗(61-3),甚至顯然是一次暫時的失敗(9-10)。
百姓破敗,求神復興(1-5節)
1.神啊,你丟棄了我們,使我們破敗;你向我們發怒,求你使我們復興!
2.你使地震動,而且崩裂;求你將裂口醫好,因為地搖動。
3.你叫你的民遇見艱難;你叫我們喝那使人東倒西歪的酒。
4.你把旌旗賜給敬畏你的人,可以為真理揚起來。(細拉)
5.求你應允我們,用右手拯救我們,好叫你所親愛的人得救。
戰爭失敗,是因為人得罪了神。神拋棄了他們,使他們被敵人攻擊,一敗塗地。兵敗如山倒,戰爭好像地震,使國勢搖動,將堅固的建築物裂開。百姓精神沮喪、驚惶失措,如喝醉酒般東倒西歪,滿心恐懼、心驚膽戰。
“旌旗”是戰場上聚集軍隊準備出戰的標幟。“為真理揚起來”,可指戰士集合在神的旌旗下,為真理而戰。大衛求神拯救,因為他們是神所疼愛的選民。“右手”代表能力。大衛相信神必使他們勝過仇敵。
應許之言,必然誇勝(6-12節)
6.神已經指著他的聖潔說(說:或譯應許我):我要歡樂;我要分開示劍,丈量疏割谷。
7.基列是我的,瑪拿西也是我的。以法蓮是護衛我頭的;猶大是我的杖。
8.摩押是我的沐浴盆;我要向以東拋鞋。非利士啊,你還能因我歡呼麼?
9.誰能領我進堅固城?誰能引我到以東地?
10.神啊,你不是丟棄了我們麼?神啊,你不和我們的軍兵同去麼?
11..求你幫助我們攻擊敵人,因為人的幫助是枉然的。
12.我們倚靠神才得施展大能,因為踐踏我們敵人的就是他。
神是以色列人的主,也是全地的主,祂的應許不落空。“示劍”在約但河西;“疏割谷”位於約但河東;“基列”在約但河東北;“瑪拿西”所佔的地域橫跨約但河東北。大衛用上述四區來表明整個以色列國土都屬於神。“以法蓮”通常代表北國;“猶大”代表南國。大衛描寫神像一個戰士,以北國為頭盔,以南國為發令的杖。大衛提到敵國包圍。以色列的東面是摩押,南面是以東,西面是非利士。儘管四面受敵,大衛相信神將助他得勝。“沐浴盆”象徵敗北;摩押被神戰勝,成為神的奴僕。“向以東拋鞋”表示以東地已經歸在大衛手中,象徵該地為神的屬土。
大衛專心依賴神的大能,結果大大得勝。“我”是王的自謂。大衛相信神能帶領他進入“堅固城”。曾經戰敗的以色列民,現在重振旗鼓,重整軍隊進攻以東設防的首邑。以東的首邑建造在山谷中,若有人把守山谷兩頭,很難攻下城,誰能領兵進這城呢?
大衛向神表示堅強的信心,不是靠自己或人的力量。他知道神是他的堅固盾牌,只要倚靠神,就可以像勇士一般,把敵人踐踏在腳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