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05
甜品苦啡
Chion (日本)

愛試新口味的企鵝與友人聚餐時,相約在未到訪過的歐洲餐廳。美味的主餐後,有一道賣相可愛的甜品,㘣圓滾滾的烤蛋白加忌廉,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,或是哪一國的美食。
企鵝嚐了一口,「嘩,太甜了!」皺著眉頭立刻唅了一口隨甜品而來的熱咖啡,苦味相和後,不快感覺立時減少,這小圓點的甜度真不在接受範圍內。但不「完食」(吃完盤子上的食物)是浪費糧食,喝了半杯咖啡才再吃一口,充滿辛味的味蕾,能細嚐到那烤蛋白的香滑及奶油的甜味,令人嫌棄的小圓球一下子變成美食。
不太愛甜食的友人也有感而發,「真香甜!很抗拒第一口強烈的甜,但有了小圓球,今日咖啡更美味。」
正如小圓球被嫌棄太甜,平靜的日常中,人們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,常嫌棄老媽囉嗦、孩子任性難教,老公不會說話、 老婆煮飯味道不及媽媽好、女友小氣難相處、工作壓力大又不升職加薪......當畢業後離家獨自一人在大城市中孤單生活,或與不解風情的老妻中年離婚,或常有爭執的親友病逝後才知,有家人囉嗦、有親友相伴吵吵鬧鬧、有精神去工作月月固定有糧出、放工後回家有熱飯吃,一切曾是理所當然的日常,原來是多麼幸福的一回事。
咖啡也是一種大學問:有人愛某國產的苦中酸味,有人激愛深焦苦澀味,有人每日要飲五六幾杯,也有人要加奶加糖變奶啡才能入口。世間事如咖啡滿苦味,寫這文章時,剛過3.11東北大地震14週年,記得當年無家可歸的災民以笑臉相迎義工們,世界為他們所遇的事悲傷,而他們深感海嘯後還能生存就已是足夠感恩能笑的事。經天災人禍洗禮後,才嚐出日子中的甘味甜,只要有瓦遮頂小床也能安睡,物價雖高漲還能每餐溫飽,周身頸緊肩痛還行得跑得,小小小小微小事都要感謝。
先苦後甜,先甜後苦,甘味辛味雙並比較,焉知苦境滿甜恩。甜甜苦苦讓企鵝記起,啓示錄10章10節中,約翰從天使的手中拿了小書卷,把它吃了;果然在他口中像蜜一樣甘甜,可是吃了以後,他的肚子就感到苦澀。這卷書講及有關末世的預言,公義審判、主再來對信耶穌的人是甜,但對不信的是苦。同一件事,是甜是苦真是很個人,情境中如何自處,也看當事人意願及選擇。
「你的言語在我上膛何等甘美,在我口中比蜜更甜!」(詩篇 119:10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