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詩篇 第 122 篇 向殿舉目 祝禱興旺程福品牧師(新加坡 )
程福品牧師(新加坡)
大衛上行之詩
1.人對我說: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,我就歡喜。
2.耶路撒冷啊,我們的腳站在你的門內。
3.耶路撒冷被建造,如同連絡整齊的一座城。
4.眾支派,就是耶和華的支派,上那裡去,按以色列的常例(或譯:作以色列的證據)稱讚耶和華的名。
5.因為在那裡設立審判的寶座,就是大衛家的寶座。
6.你們要為耶路撒冷求平安!耶路撒冷啊,愛你的人必然興旺!
7.願你城中平安!願你宮內興旺!
8.因我弟兄和同伴的緣故,我要說:願平安在你中間!
9.因耶和華─我們神殿的緣故,我要為你求福!
這是一首朝聖詩,目的是要一切奔往錫安城的人,滿心愛慕神所膏的王居住的聖城。當朝聖者來到聖城耶路撒冷,節慶時歌唱讚美聖城,並祝禱它興旺。
本詩標題註明“大衛上行之詩”,七十士譯本和一些古譯本均沒有註明此詩作者是誰。有人說大衛時代聖殿還沒有建成,而詩中提及聖殿,所以此詩不是大衛所寫。但也有人說,大衛時的會幕在聖經裡也稱為殿(士18:31),若照和合本聖經所說是大衛所作,仍有可能。
聖經學者認為本詩是希西家王時期的作品,或由以斯拉編人詩篇卷五中,較為妥當。以色列民從巴比倫回國,跋涉征途,將進入耶路撒冷城,向殿舉目、向城舉目,歡欣鼓舞高唱這一篇詩,也合理。
聖殿與聖城,尊貴無比(1-5 節)
1.人對我說: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,我就歡喜。
2.耶路撒冷啊,我們的腳站在你的門內。
3.耶路撒冷被建造,如同連絡整齊的一座城。
4.眾支派,就是耶和華的支派,上那裡去,按以色列的常例(或譯:作以色列的證據)稱讚耶和華的名。
5.因為在那裡設立審判的寶座,就是大衛家的寶座。
被別人邀請同往耶路撒冷敬拜,詩人欣然前去。他愛慕聖殿的心,從話語中自然流露出來。 一開始,詩人就表明內心的感受,喜悅心情是來自到耶路撒冷敬拜神、在神的殿裡親近神。 對他來說,敬拜乃是一件極快樂的事。經過一段旅程,詩人踏足聖城時,較諸第一節的心情,喜樂的感受有過之而無不及,親身體驗加強喜樂的程度。未去聖殿時是渴望前去,到了聖城,更是歡歡喜喜。單是心裡盼望還是不夠,還要站在主的恩門裡,才能享受主豐富的恩惠。
神是創造萬物的主宰,獨一永活的真神,無所不在,人無論在什麼地方都可以敬拜祂,但聖經也記載,人要到神為自己立名的地方朝見祂。大衛王知道神不需要住在人手所造的殿,卻立意要建築聖殿,這是神所許可的(撒下7:13)。人對神的心冷淡的話,就會感到敬拜神是個累贅;如果喜歡親近神,喜歡到神的面前,就會很想到聖殿或今日的禮拜堂敬拜和讚美神。詩人渴慕聖殿,也渴慕聖城,兩腳站在城門內,心眼頓開,雖是瘡痍滿目的城,在想像中卻是一座重建、連絡整齊的聖城。以色列眾支派,排列整齊,緊密聯絡,互相扶持,按著常例,到聖城來敬拜。“按以色列的常例”是指以色列的男丁,一年三次,在除酵節、七七節和住棚節,都必須到耶路撒冷朝見神(申16:16)。他們在聖殿獻祭燒香,敬拜讚美。
耶路撒冷是王的京都,又是神所選定自己要居住在其間的聖城。民眾有了敬畏神的心,就不敢犯罪。城裡有大衛家的審判寶座,行審判的官員是施行神的律法。大衛的王位是神所設立的,在神公義治理之下,有公平的法官,就必有快樂的民眾。“審判的寶座”是指設在城門的公義法庭。在舊約的時代,城中的長老是在城門口坐著聽狀斷案的(參得 4:1-2)。 有時候國王自己也坐在城門口會見臣民,並依法作決定(參撒下 19:8)。
祈求與賜福,平安興旺(6-9 節)
6.你們要為耶路撒冷求平安!耶路撒冷啊,愛你的人必然興旺!
7.願你城中平安!願你宮內興旺!
8.因我弟兄和同伴的緣故,我要說:願平安在你中間!
9.因耶和華─我們神殿的緣故,我要為你求福!
本段重心放在三次的祈求,詩人為聖城和人民禱告,三次祈求都是平安與幸福。
神的旨意就是要在耶路撒冷得榮耀,要在這城賜平安給祂的選民。耶路撒冷若有平安,全世界就有平安。真正的平安是來自人對神的信心,因為只有在神裡面才有完全的平安。要想找到心靈的平安,與人和平相處,我們必須先找到神的平安。詩人不是為自己的平安和發達禱告,而是為在耶路撒冷的兄弟和朋友禱告。為耶路撒冷求平安,因神終要成就的計劃,所以,為此禱告正合祂的心意。為別人代禱的手,遠比為一己的需要祈求,會帶來更大的祝福。
整個社群是以城市為中心,而整個城市又以神的殿為中心。這殿之所以那麼重要,全因它是屬於神的,有祂兒女在其中。神的恩惠透過聖殿、神的眾兒女,達到整個社群、整個城市。這是神的心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