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與我同行 2


「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, 並不加上憂慮。」(箴言10:22)

人身事故意指因公共交通工具(電車)造成人負傷或死亡而引起的各類事故,原因有的是因自殺跳軌,也有因醉酒或看手機而不小心跌落路軌的。

在日本,不時有因人身事故而令電車延遲的消息。我曾試過到東京參加一個基督教活動後,乘電車回家時遇上了,結果需多费了兩小時才能回到家。

我的日文老師說,每年的三月末至四月初,是這些自殺事故特別多的其中一個時間。四月份本是日本人重視的「新開始」:春天的櫻花季登場、學校開課、四月一日大學畢業生「入社」(加入公司)的第一天……面對新生活、新節奏,尤其在日本這個重階級及群體性的文化底下,新生上班族的壓力倍增,內心也會有不少掙扎和憂慮。

有畢業新生選擇在這段時間跳軌輕生,但亦有不少日本年輕人有另類選擇。有報導指,近年的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憧憬夢想工作(dream job),把趣味甚或人工放首位,變相成了「人揀工」,有已接受offer 的畢業生在正式上班前向公司請辭,理由是另覓好工,令某些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在四月前要疲於招聘,相當頭痛。

年輕人想要尋到dream job 實在是無可厚非,但在現實生活中究竟有沒有完美的工作?筆者曾有實現過,但坦白說現實總有令人感到不完美或突如其來不如意的部份。真正使人富足的「福」不在乎高薪厚職或是否達成夢想:放眼世界或許滿有憂慮,著眼於天國價值時,心自然會得著滿足釋放。

這份珍貴的福氣,您願意接受嗎?

(✒️作者Jamie:由香港到日本宣教的新手媽媽,酷愛文字,童心未泯,喜歡發掘日常新事。)

人身事故

Jamie (日本)

「我知道,世人莫強如終身喜樂、行善。並且人人吃喝,在他一切勞碌中享福,這也是神的恩賜。」(傳道書3:12-13)

今年我對「食」特別感慨,尤其覺得能吃能喝確是人生一大福樂。

從前在香港的工作忙碌,當副刊記者趕死線有壓力,還為胃部帶來了不適。記得一次去了試酒會後,胃痛發作連連,此後胃部不時偶有疼痛。

來到日本宣教,我的胃也需要一段適應期,始終日本的飲食文化與香港不同,無可避免會觸及「飲食地雷」。

如他們習慣吃常溫甚至冷凍的便當或飯團,或者餐廳侍應總會給冰水;魚生料理是他們其中一道家常菜,加上日本綠茶等飲料偏寒涼,弄得胃部漸有負荷。

到今年,情況加劇,狀況增多,那段時間只能吃淡味易消化的食物。漸漸地以前常服的胃藥不太見效,唯有看一看當地的胃腸專科醫生。

醫生說,這種狀況是慢性胃炎,需要至少服用一個月的藥物。聽罷我像如夢初醒,從前在香港有照過胃鏡找尋原因總是未能斷症,感恩今年終於找到根治胃痛的新方向。除了小心飲食之外,每天還要努力做運動提升體質,胃部的機能近日明顯感到慢慢恢復過來。

最近,我嘗試自製甜點獎勵一下自己。能夠吃到甜點的當下心情相當激動—在勞碌中可享受祢所賜的美食,真的不是必然的!

(✒️作者Jamie:由香港到日本宣教的新手媽媽,酷愛文字,童心未泯,喜歡發掘日常新事。)

食得是福也!

Jamie(日本)

耶和華本為善、在患難的日子為人的保障‧並且認得那些投靠他的人。(那鴻書1章7節)

《那鴻書》描述了神如何審判邪惡而不悔改的尼尼微城。惡貫滿盈的亞述國盛極一時,但都逃不掉永恆主的審判。這是神公義的彰顯,也是福音的重要基礎:基於神的公義和慈愛,耶穌基督的犧牲成了人得救的關鍵。所以這一節經文是寫給那些願意跟隨和實踐上帝公義的人,這是《那鴻書》所傳遞的好消息。 

日本也有無家者;還有很多獨居人士因為沒有人關心,而孤獨地在家中去世。即使如日本這種先進發達的國家,社會上仍充滿很多不公義的事。為何仍有無家者?為何那麼多人死於孤獨?我的其中一個願望就是看到日本教會能為社會做一點事。即使公義不一定即時彰顯,但教會卻回應了神的心意。

福音不只是幫助信徒在各樣「頭暈身㷫」中得幫助,也不只是使信徒的個人生活「風生水起」,而是讓我們有愛人的力量。我們有關懷身邊有需要的人嗎?我們有看到社會或國際間的不公義嗎?現實充滿了大大小小的荒謬事情,國際關係也可以比戲劇故事更荒誕。但聖經告訴我們,公義終會彰顯,所以不要放棄行善行義,關心社會上和身邊有需要的人,以禱告的心與人同行。

(🖌️Matt Wong:香港人、在日本宣教中學習愛人愛自己。除了信仰和家人,第三是看歷史。)

關懷社群

Matt Wong (日本)

「耶穌轉過來,看見他,就說:女兒,放心!你的信救了你。從那時候、女人就痊愈了。」(馬太福音9章22節)

能登地震後的災區服事中,最令人難過的,莫過於聽到有災民離世的消息。其中一位災民搬到臨時房屋後,有一段日子沒有來我們的災區食堂,因為她要去探望在醫院的丈夫。地震沒有奪走他的生命,卻避不開年老和疾病,雖然順利完成手術,但還未等到他出院到臨時房屋,妻子便收到他在醫院中去世的消息。

後來妻子回來參加食堂,她受丈夫離世打擊,曾一度想輕生,現在也有情緒困擾。但知道仍有我們這些義工關心她,她便不再想了結自己生命了。感恩我們團隊中有日本信徒,可以更深入地關懷她,她也願意一起祈禱。

曾聽說災後的其中一個危機是自殺潮。即使避過災害撿回性命,想到死去的家人,生無可戀,面對頹垣敗瓦,一時看不開了結生命實在不足為奇,一些情緒受困的人看到新聞更會受影響走上絕路。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的病,我也曾祈求大能的神施行拯救。神用祂的能力醫人,也用祂所差的僕人用愛心關懷和幫助受困的孤兒寡婦。

想到這點,我提醒自己要定期打電話給這位年老的太太,讓她多點說話。盼望有天她能經歷完全的拯救。

(🖌️Matt Wong:香港人�、在日本宣教中學習愛人愛自己。除了信仰和家人,第三是看歷史。)

盼望

Matt Wong (日本)

「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,便知道他是美善;投靠他的人有福了!」(詩篇34章8節)

2024年1月1日日本能登發生7.6級地震。在石川住了8年,從沒想過會發生這麼嚴重的災難。生活備受影響,同時也祈禱可以怎樣幫助受災的人。一天太太和我與其他香港宣教士運送物資到避難所,離開前問一位政府人員,是否有其他需要。他說可以的話需要有人提供便當給災民。這就是我們「災區飯堂」的開始。

1月19日當日,避難所室內設施還未能使用,仍是斷水的狀態。我們便帶齊所需的物品,在室外準備40份便當和飲品,派給災民和職員。後來跟一位災民傾談,原來她的生日正好是1月20日,突如其來的地震令她的生活不再一樣,在不安和寒冷中,能吃到溫暖的飯餸,對她來說就是她的生日禮物。避難所的生活雖然有足夠的飲品和即食麵,但一些災民從不吃即食產品,卻要一日三次都吃杯麵,感到很不慣。

地震快一年,大部份災民已入住臨時房屋。我們仍然一星期兩次入災區舉辦社區食堂。但願他們不只嘗到熱飯的味道,將來也有機會認識耶穌的平安,嘗嘗主恩的滋味。回望這一年,我們在2023年11月開始在自己教會舉辦食堂,令我們累積了一點經驗如何準備大份量的飯食,以致我們有信心用煮飯來服事災民,實在是神的帶領,也成了我們嘗主恩的經歷。

(🖌️Matt Wong:香港人、在日本宣教中學習愛人愛自己。除了信仰和家人,第三是看歷史。)

災區食堂

Matt Wong(日本)

bottom of page